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建议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全球技术地图 Author 云计算课题组

前沿君微信:tech99999  手机:18501361766



来源:全球技术地图

作者:云计算课题组





带来深刻产业变革的云计算,除了受到企业关注外,也备受各国政府瞩目,全球云计算市场正在高速增长。


随着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涌现和日益广泛的应用,全球数字经济规模持续快速扩张。云计算作为数字经济最重要的支撑技术之一,正迎来一个黄金发展阶段。综观欧美等发达国家,不仅将云计算看作促进国民经济和传统行业升级转型的重要基础,大力推动传统行业上云用云,而且还不遗余力地推广云计算在政府治理、军事和经济等领域的运用。


我国云计算技术虽然发展很快,但在产业规模、传统行业上云率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找准制约我发展的因素,真正发挥出云计算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全球云计算战略价值和经济效益凸显

(一)云计算已成为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

首先,云计算的出现使数字经济系统建设成本不断降低。一是据麦肯锡等研究机构调查,美国、欧盟的传统企业建设云平台所需的成本与三年前相比降低约20%,企业有更多的能力上云用云;二是打破了各行业各自为政、分头建设的“浪费局面”,2018年,美国政府部门、金融、制造等行业上云率已超过85%,欧盟上述行业上云率也达到70%左右,集约效益凸显,给国家和企业节约大量资金。


其次,云计算给传统行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机遇。云计算等技术的进步与成熟使传统行业向数字化转型成为了可能,尤其在缩减企业成本和提升业务拓展能力等方面效果显著。


据报道,云计算使美国制造业产品质量控制、供应链管理等环节的成本降低了约30%。2018年美国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领域已有60%以上的信息系统迁移到云平台,使其生产效率提升约12%。


如今,互联网和高科技企业均已将云计算视为信息基础设施的“标配”,高度重视云计算基础能力的搭建与应用。在未来的物联网时代,云计算会像“水电”一样成为不可须臾的基础资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增长点之一。


(二)美欧等发达国家不断深化云计算发展战略,引领全球云计算发展并推动其在各行各业的落实 

自2010年以来,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持续推出一整套云计算战略。例如,美国先后启动了《联邦云计算倡议》、《联邦数据中心合并倡议》、《联邦云计算战略》以及《国防部云计算战略》等;欧盟在2012年制定了“欧洲云计算战略-释放欧洲云计算潜力”;英国于2013年推出“政府云计算战略”、德国推出《云计算行动计划》;日本总务省提出“智慧云战略”,并于2018年发布《云计算与日本竞争力研究》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云计算在交通、医疗等传统产业的应用。


各国政府颁布的云计算战略均明确了促进本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的措施,其中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由政府带头使用云计算技术,加强云设备和云服务的政府购买。例如,英国在云计算战略中明确提出中央政府新增的信息技术支出中至少有一半要用于采购公共云服务。这些落实措施为各发达国家云计算产业发展壮大起到了非常显著的影响。


以美国为例,其云计算企业在全球拥有的强大市场竞争力,使其得以引领全球云计算产业的发展,其中微软、IBM、谷歌、亚马逊、甲骨文等云服务企业几乎占领了全球大部分云服务市场。



同时,美国政府不断深化云计算战略,其2018年新制定的“云敏捷战略”,明确提出为提高现代化管理能力,各政府机构应采用云解决方案的要求;2019年,美国国防部发布新版《国防部云计算战略》,提出打造全局级云基础设施能力,并为建立联合人工智能中心(JAIC)提供公共数据和基础设施平台,以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指挥和作战中的优势。同时授权美国国防、安全等部门与商业企业密切合作,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吸纳最优质的云服务。


(三)云计算使其他颠覆性技术的普及应用成为现实,融合发展起到倍增的作用

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正朝着深度融合的方向发展。一项技术的发展往往推动了另一项技术的突破与普及,若干项技术的组合更产生出显著的溢出效应。


以5G、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融合为例,5G的高速、低时延等特点,使云计算的性能大幅提升,亦为人工智能应用提供了更快的数据资源传输能力;而基于云计算的人工智能应用,则能极大地降低企业单位和个人的成本,为各行各业最大程度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了可能。尤其是云计算与这些先进技术融合而发展的“智能制造”、“智能网联车”等众多新兴数字经济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增长起到倍增的作用。


我国云计算发展现状及未来的关键方向

近年来,我国云计算产业发展速度较快,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达到962.8亿元人民币,较2017年增长39.2%。目前,华北、华东、华南是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比较集中的区域,云计算投资增长显著。


从应用的领域看,互联网仍然是云计算应用的主导行业,交通、物流、金融等行业的应用规模正在逐渐增加。但应看到,我国云计算产业与欧美等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2018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仅相当于美国的8%左右。而且据中国电子学会调查,当前中国企业上云率仅为40%,与美国85%的上云率差距较大,反映出我国云计算在经济转型方面还有巨大的潜力有待挖掘。同时,云计算在关键技术和部件方面,也存在被美国“卡脖子”的风险。


未来我国云计算发展应着力瞄准以下关键方面: (一)大力推动新技术在传统企业的应用率,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数据显示,我国政府部门、制造业企业等传统行业上云率普遍在30%上下,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上述行业的上云率都超过70%。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传统行业的数字化应用水平,对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供给侧改革等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因此,大力推动新技术应用的覆盖率应是我国云计算下一步发展的重点。调查显示,当前制约我国传统企业上云用云的难点和痛点主要是对云技术缺乏了解,存在安全信任以及建设、应用成本过高等问题。而目前大部分制约因素都有解决办法,关键是需要更高层面的政策支持和推动,以及云服务厂商更好的技术保障与服务。 


(二)集中力量全面加强云计算产业链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的自主可控


当前,国际上多数云计算核心技术被以美国为主的国外公司所掌握,我国云计算产业面临受制于人的风险。尽管近年来我国企业在云计算产业链上、中、下游都进行了积极的研发,在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产品的自主可控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零部件国产化率不断提升,个别企业还推出了自有知识产权的云操作系统。但在产业链的核心领域,如芯片、数据库等关键技术方面的自主可控水平仍然薄弱。


特别是上游核心芯片,根据IDC的数据显示,以英特尔为代表的x86架构芯片在云计算芯片领域占据超过96%的市场份额,而且在芯片仿真设计和制造工艺等关键环节,核心技术也都被国外企业控制。因此,国家指导、政策支持,集中力量提升我国云计算全产业链特别是上游核心芯片的自主可控能力,应是下一步发展我国云计算产业的关键方向和着力点。


(三)发挥政府作用,推动国内云计算服务商的资源整合与技术标准统一


当前,我国各云服务商的技术互不兼容,给用户的普及应用和业务部署带来极大困难。随着我国各行业为适应新时代、新科技的转型升级需求快速增加,打破闭关自守、各自为政的“围墙”,建立全国开放、统一的数据和业务支撑平台的需求日益迫切。


云计算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础设施,为各行业用户提供支持异构多云平台的技术成为至关重要的方向。当前谷歌公司已推出帮助客户管理跨云应用的程序,可实现与亚马逊云和微软云协同工作。未来,我国应进一步发挥政府职能作用,推动各云服务商的资源整合,建立统一技术标准,实现异构多云平台的相互兼容,为市场加速发展奠定基础。


(四)不断提升云计算安全水平,为产业转型发展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


云计算的应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发展,但随着各行各业尤其是关乎民生和核心资产的重要行业的核心数据上云,对云计算的安全水平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据调查,上云用云后的安全问题,始终是影响我国各部门和各企业上云率的最主要的因素。而且这种安全隐患确实存在,例如,2018年美国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支撑供电系统的云平台被黑客入侵,造成该市大面积停电,公共设施中断服务,市民生活、企业运营出现混乱。


因此,不断提高我国云计算产业安全水平,是发展我国云计算产业的核心方面,应从建立国家级安全标准、提高应急响应水平和新兴安全技术引入等方面入手,加大国家指导、管理和扶持,切实提升我国云计算产业安全防护能力。



进一步推动我国云计算发展的对策建议:(一)持续强化政府推动,设立云计算产业国家目标,分步提升上云率


云计算产业是数字经济的基础,是未来国家间核心竞争力之一。综合世界主要国家发展云计算产业的成功经验,起步和前期发展阶段无一例外都是采取强有力的政府主导、政策推动。我国应借鉴这些经验,强化政府推动,从国家层面建立我国云计算产业发展战略,制定明确的国家目标和实现各阶段目标的规划与策略。


建议将提升上云率按不同层次分解到各个行业和部门,有时间、有要求地分步提升上云率。通过加强宣传培训、强化政府和企业购买服务投入、扩大产业竞争力的激励措施等,推动我国云计算产业尽快赶上国际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


(二)打造良好的云计算产业发展环境,夯实我国云计算应用基础


当前全球面临阻碍云计算应用的共性问题是对安全和服务质量的顾虑。因此,要创造我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是解决问题的首要措施之一。


应在完成顶层战略和规划的设计基础上,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制定我国云计算产业的相关法律,用立法保护用户安全与隐私;制定云计算产业的安全和服务质量国家标准;优选和规范基础设施架构;采取措施支持数据开放,构造开源的生态环境;建设优质的服务体系,使上云用户真正体验到敢用、能用、好用、爱用。


(三)不断完善、创新、强化云计算平台的安全措施


根据IDC、埃森哲等研究机构的调研显示,在阻碍中国行业用户上云、用云的因素中,缺乏安全的信任度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建议应在软件、硬件和管理三个方面加强安全措施建设。一方面制定针对云计算安全的分级保密制度,对云端数据在服务可用性、数据机密性和完整性、隐私保护、物理安全、恶意攻击防范等形成行业安全标准和使用规范;另一方面强化软、硬件安全工具的技术创新、开发和应用。


(四)坚持自主可控发展方向,推进产学研用协同攻关


国家应鼓励龙头企业和研究机构开放平台资源,带动云计算产业核心芯片、基础软件、应用软件、关键设备、大数据平台等关键环节,坚持自主可控前提下的市场化发展。


加快突破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持续支持国外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及用户单位的合作,实现优势力量强强联合;协同推进构建高水平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服务平台,培育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骨干企业。


(五)建议按不同层级区别划分和应用云计算技术


由于政府和各行业企业信息系统的保密程度和对国民经济影响的程度不同,上云用云的需求也存在差异,如党政军等核心部门及一些战略性涉密企业,其信息系统涉及到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因此在应用云技术时需要具备更高的信息安全和自主可控级别;而大部分一般性行业或企业,在保证普通级别的信息系统安全和自主可控的基础上,主要是追求更高的系统效率和经济效益。


因此,建议参考公安部《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以及不同行业用户信息系统对安全和效率的需求差异,由政府主管部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将中国政府和企业用户划分成不同的自主可控需求等级,分级按需应用相应的云计算技术和服务。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创新发展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科技体制改革 | 科技创新政策 | 协同创新 | 科研管理 | 成果转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产学研 | 供给侧
热点专题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智库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基金 | 装备采办 | 博士 | 摩尔定律 | 诺贝尔奖 | 国家实验室 | 国防工业 | 十三五 创新教育 军工百强 试验鉴定 | 影响因子 | 双一流 | 净评估
预见未来预见2016 |预见2020  | 预见2025预见2030  | 预见2035 预见2045  | 预见2050
前沿科技颠覆性技术 | 生物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基因 |  基因编辑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纳米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太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互联网+ 大数据 | 石墨烯 | 能源 | 电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不依赖GPS导航 | 通信 5G | MIT技术评论 | 航空发动机 | 可穿戴 氮化镓 | 隐身 | 半导体 | 脑机接口 | 传感器
先进武器中国武器 | 无人机 | 轰炸机 预警机 | 运输机 | 直升机 战斗机 | 六代机 网络武器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 高超声速武器 反无人机 | 防空反导 潜航器
未来战争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 分布式杀伤 | 无人机蜂群 | 太空战 反卫星
领先国家美国 | 俄罗斯 | 英国 | 德国 | 法国 | 日本 以色列 | 印度
前沿机构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快响小组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 华为 阿里 | 俄先期研究基金会 | 军工百强
前沿人物钱学森 | 马斯克 | 凯文凯利 | 任正非 | 马云 | 奥巴马 | 特朗普
专家专栏黄志澄 | 许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贺飞 | 李萍 | 刘锋 | 王煜全 易本胜 李德毅 | 游光荣 | 刘亚威 | 赵文银 | 廖孟豪 | 谭铁牛 | 于川信 | 邬贺铨
全文收录2017文章全收录 | 2016文章全收录 | 2015文章全收录 | 2014文章全收录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